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
创新创业大赛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的重要回信精神,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文件精神,按照《教育部关于举办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教高函〔2020〕5号),《陕西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举办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陕西赛区省级复赛的通知》(陕教高办〔2020〕10号)等相关文件要求。经研究,我校决定组织参加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不断提高我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水平,特制定本方案。
一、大赛主题
我敢闯 我会创
二、大赛目的与任务
以赛促学,培养创新创业生力军。大赛旨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激励广大青年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锤炼意志品质,开拓国际视野,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把激昂的青春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努力成长为德才兼备的有为人才。
以赛促教,探索素质教育新途径。把大赛作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引导各类学校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深化人才培养综合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推动人才培养范式深刻变革,形成新的人才质量观、教学质量观、质量文化观。
以赛促创,搭建成果转化新平台。推动赛事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用紧密结合,促进“互联网+”新业态形成,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努力形成我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新局面。
三、大赛总体安排
第六届大赛将力争做到“五个更"。 一是更国际。立足粤港澳大湾区,融入全球创新创业浪潮,汇聚世界一流大学,打造同场竞技、相互促进、人文交流的国际大平台。二是更教育。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构建德智体美劳“五育平台”,培养学生敢闹的素质、会创的能力,助力脱贫攻坚,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三是更全面。做强高教、国际、职教、萌芽各版块,探索形成各学段有机街接的创新创业教育链条,实现区域、学校,学生类型全覆盖。四是更创新。广泛开展大学生和中学生创新活动,助推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服务国家创新发展。五是更中国。以大赛为载体,推出创新创业教育的中国经验、中国模式、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
第六届大赛将举办“1+6”系列活动。“1”是主体赛事。包括高教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职教赛道、萌芽赛道。“6"是6项同期活动,包括“智闯未来”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又图创未来”全球创新创业成果展、“智绘未来”世界湾区高等教育峰会、“智联未来”全球独角善企业尖峰论坛、“智享未来”全球青年学术大咖面对面、“智投未来”投融资竞标会。
四、组织机构
(一)主办单位:beat365
(二)承办单位:创新创业学院、教学科研处
(三)协办单位:学生处、会计学院、经济与统计学院、管理学院、人文艺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通识教学部、合作交流中心、实验实训教学中心。
(四)大赛设立组委会,苏永乐任组委会主任,舒煜、校锐任副主任,负责大赛的组织领导工作。组委会下设工作委员会,校锐任主任,杨殿学、王栓萌任副主任,钟声扬、高敏、雷玺、张英辉、鱼亚洲、张阿维、刘彦龙、方坤为委员,方坤任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负责大赛的具体组织和协调工作。
(五)专家委员会:大赛设立专家委员会,侯方勇任主任,杨殿学、段媛博、沈洋、王凯、杨继勇、张建荣、张国鹏等任委员,负责参赛项目的评审工作,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
五、参赛项目要求
(一)参赛项目能够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下一代通讯技术、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紧密结合,服务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发挥互联网在促进产业升级以及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中的作用,服务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制造业、农业、能源、环保等产业转型升级。发挥互联网在社会服务中的作用,创新网络化服务模式,促进互联网与教育、医疗、交通、金融、消费生活等深度融合(各赛道参赛项目类型详见附件)。
(二)参赛项目须真实、健康、合法,无任何不良信息,项目立意应弘扬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参赛项目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所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抄袭、盗用、提供虚假材料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一经发现即刻丧失参赛相关权利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
(三)参赛项目涉及他人知识产权的,报名时需提交完整的具有法律致力的所有人书面授权许可书、专利证书等,已完成工商登记注册的创业项目,报名时需提交营业执照及统一社合信用代码等相关复印件、单位概况、法定代表人情况、股权结构等。参赛项目可提供当前财务数据、已获投资情况、带动就业情况等相关证明材料。在大赛通知发布前已获投资1000万元及以上或在2019年及之前任意一个年度的收入达到1000万元及以上的参赛项目,请在全国总决赛时提供相应佐证材料。
(四)参赛项目根据各赛道相应的要求,只能选择一个符合要求的赛道参赛。已获往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各赛道金奖和银奖的项目,不可报名参加本次大赛。
六、赛事宣传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本次大赛,在总结去年大赛的经验基础上全面安排部署第六届“互联网+”大赛的相关工作,创新创业学院、教学科研处、学生处通过微信平台、学校官网、学生讲座等其他方式展开对创新创业大赛的宣传。各二级学院面向校友、在校生、教职工、合作企业通过各类传媒方式宣传本次赛事,发掘优质项目。
七、比赛规则
(一)校级决赛将以学生竞赛活动的形式开展
(二)材料提交及要求
参赛材料包括《项目计划书》、一分钟展示视频、项目展示及答辩PPT文件等。实践组团队还需提交组织机构代码证、营业执照复印件及其他佐证材料(专利、著作、政府批文、鉴定材料等)。
参赛材料按照我校赛事流程安排时间段进行网上资料提交。
(三)评审赛制
校级总决赛采取分组答辩制。参赛团队进行创新创业项目展示并回答评委提问,每个项目答辩时间5分钟,回答问题3分钟。项目展示内容主要包括产品/服务介绍、市场分析及定位、商业模式、营销策略、财务分析、风险控制、团队介绍等。重点突出项目的创新性、经济性、可行性,可进行产品实物展示。
八、大赛奖励
学校决赛(省级初赛)设项目团队奖项:一、二、三等奖设奖数目占参赛项目数的50%,其它参赛项目获优胜奖,奖励按照学校有关奖励办法执行;指导教师按照学校文件标准,参照省级比赛的奖励办法对项目指导教师有课酬奖励,获得学校决赛(省级初赛)的前三名以及推荐参加省赛的项目设有单独奖金奖励。
同时设置优秀指导教师奖、优秀组织奖若干。
九、赛事流程
(一)参赛报名(6月)
各责任单位负责动员及组织在校学生及符合条件的毕业生报名,按照省厅文件精神,主赛道我校按照不低于全日制在校生数18‰的比例组织学生参赛,即要求我校参赛项目数量不低于140项;“红色筑梦之旅”赛道按照不低于全日制在校生数2‰的比例组织学生参赛,即要求我校参赛项目数量不低于15项;其他赛道根据实际情况报送。
(二)全国大赛官网报名
6月11日报名系统开放,各参赛团队可在大赛网上开始报名,创新创业学院负责做好网上报名及反馈信息等工作。参赛团队最迟于6月30日前登录官网“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cy.ncss.org.cn)或大赛微信公众号(名称为“大学生创业服务网”)任一方式进行注册、报名并提交参赛材料。
(三)校级初赛
所有赛道优质项目,6月30日前将《项目申报书》电子版发送至校级初赛指定邮箱。由教学科研处和创新创业学院组织我校专家委员完成项目计划书的初审工作;7月10日之前公布能够入围校级总决赛项目名单,同时制定校级总决赛的比赛环节、评审方式等。
(四)校级总决赛(2020年7月16日-7月17日)
对本校报名的参赛项目组织校级总决赛,完成校级初赛答辩路演环节,并对现场比赛环节分数名次进行公布,遴选参加省级复赛的项目。
(五)省级复赛(2020年9月)
省级复赛候选项目按照省组委会确定的配额从校赛项目中择优推荐。省大赛组委会将根据全国组委会分配的名额,择优推荐项目参加11月中旬举行的全国总决赛。
十、经费与制度保障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我校把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以开展创新创业训练和竞赛活动为抓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学校出台了《beat365创业基金管理办法》,设立创业扶持基金,鼓励和扶持我校学生自主创业。经研究决定该基金从本次“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开始长期为该项赛事提供经费支持。除此之外学校还从其他方面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给予支持。
附件:1.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高教主赛道方案
2.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方案
3.各赛道参赛项目类型
4.第六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评审指标
5.各学院(部)项目分配名额
附件1
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
创新创业大赛高教主赛道方案
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设高教主
赛道,同时将原国际赛道并入高教主赛道。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参赛项目类型
(一)“互联网+"现代农业,包括农林牧渔等;
(二)“互联网+”制造业,包括先进制造、智能硬件、工业
自动化、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材料、军工等;
(三)“互联网+”信息技术服务,包括人工智能技术、物联网技术、网络空间安全技术、大数据、云计算、工具软件、社交网络、媒体门户、企业服务、下一代通讯技术、区块键等;
(四)“互联网+”文化创意服务,包括广播影视、设计服务、文化艺术、旅游休闲、艺术品交易、广告会展、动漫娱乐、体育竞技等;
(五)“互联网+”社会服务,包括电子商务、消费生活、金融、财经法务、房产家居、高效物流、教育培训、医疗健康、交通、人力资源服务等。参赛项目不只限于“互联网+”项目,鼓励各类创新创业项目参赛,根据行业背景选择相应类型。
二、 参赛方式和要求
(一)大赛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允许跨校组建团队,每个团队的参赛成员不少于3人,原则上不多于15人(含团队负责人),须为项目的实际核心成员。参赛团队所报参赛创业项目,须为本团队策划或经营的项目,不得借用他人项目参赛。
(二)根据参赛团队负责人的学籍或学历确定参赛团队所代表的参赛学校,按照参赛学校所在的国家和地区,分为中国大陆参赛项目、中国港澳台地区参赛项目、国际参赛项目3类。国际参赛项目和中国港澳台地区参赛项目可根据当地教育情况适当调整学籍和学历的相关参赛要求。
(三)所有参赛材料和现场答辩原则上使用中文或英文,如有其他语言需求,请联系大赛组委会。
(四)参赛项目不得含有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其他法律、法规的内容。须尊乘中国文化,符合公序良俗。
三、参赛组别和对象
根据参赛项目所处的创业阶段、已获投资情况和项目特点,分为创意组、初创组、成长组、师生共创组。具体参赛条件如下:
(一)创意组。参赛项目具有较好的创意和较为成型的产品原型或服务模式,在2020年5月31日(以下时间均包含当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登记注册,并符合以下条件:
1.参赛申报人须为团队负责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可为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
2.学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不能参加创意组(科技成果的完成人、所有人中参赛申报人排名第一的除外)。
(二)初创组。参赛项目工商登记注册未满3年(2017年3月1日后注册),且获机构或个人股权投资不超过1轮次,并符合以下条件:
1.参赛申报人须为初创企业法人代表,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可为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2015年之后毕业的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企业法人代表在大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
2.初创组项目的股权结构中,参赛企业法人代表的股权不得少于10%,参赛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1/3。
3.学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不含基于国家级重大、重点科研项目的科研成果转化项目)可以参加初创组,允许将拥有科研成果的教师的股权与学生所持股权合并计算,合并计算的股权不得少于51% (学生团队所持股权比例不得低于26%)。
(三)成长组。参赛项目工商登记注册3年以上(2017年3月1日前注册);或工商登记注册未满3年(2017年3月1日后注册),获机构或个人股权投资2轮次以上(合2轮次).并符合以下条件:
1.参赛申报人须为企业法人代表,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可为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合在职生), 或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2015 年之后毕业的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 企业法人代表在大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
2.成长组项目的股权机构中,参赛企业法人代表的股权不得少于10%,参赛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1/3。
3.学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不含基于国家级重大、重点科研项目的科研成果转化项目)可以参加成长组,允许将拥有科研成果的教师的股权与学生所持股权合并计算,合并计算的股权不得少于51% (学生团队所持股权比例不得低于26%)。
(四)师生共创组。基于国家级重大、重点科研项目的科研成果转化项目,或者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创业且教师所占权重比例大于学生(如已注册成立公司,教师持股比例大于学生)的项目参加师生共创组进行比赛。并符合以下条件:
1.参赛项目如已注册成立公司,公司注册年限不得超过5年(2015年3月1日后注册),师生均可为公司法人代表。企业法人代表在大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子认可。股权结构中,师生股权合并计算不低于51%,且学生参赛成员合计股份不低于10%。
2.参赛申报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可为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2015年之后毕业的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
3.参赛项目中的教师须为高校在编教师(2020年6月1日前正式入职)。
附件2
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方案
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将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有温度、更深程度上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方案如下:
一、活动主题
青春领航脱贫攻坚 红色筑梦创业人生
二、主要目标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的大学生的重要回信精神,大力弘扬伟大改革开放精神,鼓励青年“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走进革命老区、偏远山区和城乡社区,聚焦脱贫攻坚,用创新创业的生动实践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
三、主要活动与时间安排
(一)制定方案(2020年6月)
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聚焦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围绕做好社区创业、乡村振兴、环境保护等制定本地2020年“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方案。
(二)启动仪式(2020年6月)
大赛组委会将于6月在广东省深圳市举行2020年“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全国启动仪式,重温改革开放奋进之路,聚焦52个未摘帽贫困县脱贫攻坚,展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征途中敢闯敢为的青年力量。启动仪式将采用线上线下同步,线上为主的方式进行,并启动淘宝直播、天猫校园线上“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专区。(详细安排另行通知)。
(三)活动报名(2020年6- 8月)
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挖掘本地优质创新创业项目参与活动,组织团队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ey.ess.cn)或微信公众号(名称为“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或“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进行报名,报名系统开放时间为6月11日至8月15日。
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安排
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的项目,如参加大赛,可自主选择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或其他赛道比赛(只能选择参加一个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单列奖项、单独设置评审指标。
(一)参赛项目要求
1.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的项目应符合大赛参赛项目要求,同时在推进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城乡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有创新性、实效性和可持续性。
2.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允许跨校组建团队,每个团队的参赛成员不少于3人,原则上不多于15人(合团队负责人),须为项目的实际核心成员。参赛团队所报参赛创业项目,须为本团队策划或经营的项目,不得借用他人项目参赛。
3.参赛申报人须为团队负责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可为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2015年之后毕业的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企业法人代表在大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
4.已获往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各赛道金奖和银奖项目,不可报名参加本届大赛。
5.没有参加本届“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的项目不得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比赛。
6.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各有关学校负责审核参赛对象资格。
(二)参赛组别和对象
根据项目性质和特点,分为公益组、商业组。
1.公益组。
(1)参赛项目以社会价值为导向,在公益服务领域具有较好的创意、产品或服务模式的创业计划和实践。
(2)参赛申报主体为独立的公益项目或者社会组织,注册或未注册成立公益机构(或社会组织)的项目均可参赛。
(3)师生共创的公益项目,若符合“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要求,可以参加该组。
2.商业组。
(1)参赛项目以商业手段解决农业农村和城乡社区发展的痛点问题,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融合。
(2)注册或未注册成立公司的项目均可参赛。已完成工商登记注册参赛项目的股权结构中,企业法人代表的股权不得少于10%,参赛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1/3.如已注册成立机构或公司,学生须为法人代表。
(3)师生共创的商业项目不能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可参加高教主赛道。
附件3
各赛道参赛项目类型
主赛道 |
“红色筑梦之旅”赛道 |
职教赛道 |
萌芽板块 |
创意组 |
公益组 |
不参加 |
初创组 |
商业组 |
成长组 |
|
师生 共创组 |
|
附件4
第六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评审指标
一、创意组项目评审要点及分值
创新性(40分):突出原始创意的价值,不鼓励模仿。强调利用互联网技术、方法和思维在销售、研发、生产、物流、信息、人力、管理等方面寻求突破和创新。鼓励项目与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相结合。
团队情况(30分):考察管理团队各成员的教育和工作背景、价值观念、擅长领域,成员的分工和业务互补情况;公司的组织构架、人员配置安排是否科学;创业顾问,主要投资人和持股情况;战略合作企业及其与本项目的关系,团队是否具有实现这种突破的具体方案和可能的资源基础。
商业性(25分):在商业模式方面,强调设计的完整性与可行性,完整地描述商业模式,评测其盈利能力推导过程的合理性。在机会识别与利用、竞争与合作、技术基础、产品或服务设计、资金及人员需求、现行法律法规限制等方面具有可行性。在调查研究方面,考察行业调查研究程度,项目市场、技术等调查工作是否形成一手资料,不鼓励文献调查,强调田野调查和实际操作检验。
带动就业前景(5分):综合考察项目发展战略和规模扩张策略的合理性和可行性,预判项目可能带动社会就业的能力。
二、初创组、成长组项目评审要点及分值
商业性(40分):在经营绩效方面,重点考察项目存续时间、项目的营业收入、税收上缴、持续盈利能力、市场份额等情况;以及结合项目特点制定合适的市场营销策略,带来良性的业务利润、总资产收益、净资产收益、销售收入增长、投资与产出比等情况。在成长性方面,重点考察项目目标市场容量大小及可扩展性以及该项目是否有合适的计划和可能性(包括人力资源、资金、技术等方面)支持其未来5年的高速成长。在商业模式方面,强调项目设计的完整性与可行性,并给出完整的商业模式描述,以及在机会识别与利用、竞争与合作、技术基础、产品或服务设计、资金及人员需求、现行法律法规限制等方面需具有可行性。在融资方面,强调融资需求及资金使用规划。
团队情况(30分):主要考察管理团队各成员有关的教育和工作背景、价值观念、擅长领域,成员的分工和业务互补情况;公司的组织构架、人员配置以及领导层成员;创业顾问,主要投资人和持股情况;战略合作企业及其与本项目的关系。
创新性(20分):突出原始创意的价值,不鼓励模仿。强调利用互联网技术、方法、思维在销售、研发、生产、物流、信息、人力、管理等方面寻求突破和创新。鼓励项目与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相结合。
带动就业情况(10分):考察项目增加社会就业份额,发展战略和扩张的策略合理性,上下产业链的密切程度和带动效率、其他社会效益。
三、就业型创业项目评审要点及分值
项目团队(20分):团队成员互补与协调性;组织结构设置合理性;股权结构设置合理性。
商业性(30分):生存性和盈利能力;可行性和完整性;可复制性。
创新性(30分):岗位创新;技能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协同创新;模式创新。单项得分(满足任一单项得满分)
带动就业(20分):与当地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促进区域社会经济转型升级;带动就业人数。
四、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优秀:100-85分(含85分),良好:85-70分(含70分),一般:70-55分(含55分),差:55-0。
附件5
各分院(部)项目分配名额
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各部门项目配额表 |
责任单位 |
主赛道 |
红色筑梦之旅赛道 |
会计学院 |
45 |
3 |
经济与统计学院 |
40 |
3 |
管理学院 |
30 |
3 |
人文艺术分院 |
30 |
2 |
思想政理论课教学部 |
5 |
3 |
学生处(团委) |
10 |
3 |
创新创业学院 |
20 |
2 |
通识教学部 |
5 |
|
体育教学部 |
1 |
1 |